首页 > 蒙语探索 > 正文

2021最新白条怎么全部套出来(亲测有效)国家重大疫情研究

发布时间:2021-10-12来源:未知 编辑:生活头条

客服

父母都有一个最朴素的想法,就是希望孩子过得好,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。

  这本无可厚非。但是,我们发现,很多家长为孩子一辈子辛苦付出,但孩子却反而没什么志气,也没什么能耐,更不体贴父母,不领父母的情,让很多父母感到委屈伤心。

  为什么这样?当然是家长教子不当。我们家长都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都很爱孩子,但有的过于惯溺、放任,有的过于管控、束缚,最后让孩子脱离生活和伙伴,失去童年乐趣,厌恶学习,厌烦家长。

  如果究其根由,就是没有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上良好的种子,经历该有的太阳,还有风霜,孩子怎么健康成长?

  要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,过得好,并不是从小就给孩子最好的吃穿住用,也不是时时把孩子管得死死的,一点没有自己成长的空间,而是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四个方面。

  一、心中有情

  孩子首先是人,而非草木,而人与动植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有血有肉有丰富的情感。

  认识这一点,父母培养孩子,首先就要培养孩子健全的情感,让孩子心中有情。

  何谓有情?一是要让孩子知好歹。哪些话是好,哪些话是坏;哪些事是好,哪些事是坏;哪些人是好,哪些人是坏。从话的感知到人的辨别。二是让孩子要有正义感。这个世界总有阳光和明媚,但却总有些阴暗和邪恶,而人类是个共同体,遇到坏人坏事,我们要敢于出手,巧于斗争。自己力所能及地就上前帮助,自己力不能及的可以喊人或报警。三是让孩子要有感恩之情。当别人付出和帮助你时,要知恩感恩,包括父母、亲人、朋友、老师等,这种感恩也是一种温暖,可以互相传递。四是要让孩子心存善良。对天地敬畏,对生命敬畏,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人,悲天悯人,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

  只有培养孩子这样的情感,孩子才会心胸宽广,人格健全,情感丰富,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,成为一个有情有义有担当的人。

  那如何才能培养孩子成为有情之人呢?

  一是培植家的情结。每一个孩子都来自家庭,来自家乡,家庭里父母、爷爷奶奶、兄弟姐妹的天然伦理之情之爱,家乡里童年的生活、伙伴、纯朴的邻里乡亲、浓厚的风土人情,无一不是情感的最大财富和一生底蕴。二是多交好友。小时候的玩伴,学习时的伙伴,闲时的友伴,都是心灵的需要,也是丰富情感的收获。三是多读历史,多关注现实,感知国运民生,培植厚重的人文情怀。四是热心帮助他人。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,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。这种帮助能更大鼓舞自己,提升自己做个更有用的人。

  生而为人,首先要做个有情之人,这是为人的基础。

  二、眼中有光

  每个孩子都是有希望有心气的小生命,所以一定要从小就注重呵护孩子的希望,培养孩子的生命理想,让孩子眼中有光。

  何谓眼中有光?一是心中有理想。有了理想未来就有方向,精神就会饱满,努力就有动力,这是生命之源泉。二是眼前有目标。为了实现理想,就要树立一个又一个小目标。近期小目标是什么,是改变一个不好的习惯,是要超过哪位同学,是要达到什么目标,还是要坚持做什么?理想就是由小目标串起来的。三是坚持行动。要完成目标,要成就理想,不是几句口号,也不是三天热度,而是要摒除一切杂念,持之以恒的行动。

  只有培养孩子眼中之光,才能让孩子内心有信念,血液中有热量,前面有方向,脚下有动力,成为自带光芒之人。

  那如何培养孩子成为眼中有光的人呢?

  一是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更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人,所以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。作为父母,在做任何事情时要信心坚定,不惧困难,有始有终,而不是随性而为,无疾而终。二是多看历史人物传记,以名人为偶像。学习名人事迹和精神,以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为偶像,模仿学习。三是了解现实中的励志人物和事迹,以其为感召,激励自己。四是以身边较好的同学或已经上名校的哥哥姐姐为目标,不断支撑自己努力向前。

  只要有榜样示范,有偶像激励,有人物感召,有目标引领,孩子心中就有动力,眼中自有光芒。

  挖掘孩子的潜能,激发孩子的动力,才会树立孩子的上进心,孩子才会有理想有抱负有憧憬。

  三、适应得了环境变化

  要想孩子将来有出息,有一个重要的能力,就是要让孩子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。

  现在很多孩子由于长期只在家庭和学校,生活和学习方式单一,交流的人也很固定,而一旦换个新的环境,孩子就很难适应了。这种现象很普遍,尤其一些成绩优秀的孩子,往往就因为一个环境的变化,导致孩子难以安心学习,甚至无法安生,最后一蹶不振。

  这里的环境既指生活和学习环境,包括以后的工作环境,也指身边人事的变化,如同学、老师和同事。有的人很快能适应新的环境,快速融入,迅速打开新的局面,而有的人却常常苦恼于新的环境,面对陌生的地方,陌生的新人,极大影响自己。

  但一个孩子肯定是要不断成长,也要经历不同环境的学习与生活。适应环境变化是一个人的基本生存能力,这和自然世界是一样的。能否适应得了环境的变化,也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空间。

  那如何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呢?

  一是从小要有意识地带孩子观察大自然,看看不同的动植物在不同的环境里的生存和变化。二是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带出去参加一些场面,见识不同的风景和人,独立思考自己所见所闻。三是多鼓励孩子与不同的小伙伴交流玩耍,自己处理交往之间的小问题,大人不要干预。四是从孩子的吃穿住用方面不要一味满足孩子所想所要,而是按家庭实际和孩子实际需要提供,让孩子知道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环境这些也会随之变化的。五是从孩子幼儿园到小学、初中、高中,告知孩子到一定时期换新的环境是必然的,而以前的同学和老师则会成为过去,我们要迎来新的同学和老师,要有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。不同的心态和态度就会有不同的结果。

  适应得了环境变化,就能迎接新的挑战,也就能拥抱不确定的未来。

  四、经得起摔打

  作为父母都不想孩子有任何闪失,不想让孩子摔跤跌倒。但实际上孩子的人生之路就如小时候学走路一样,不可能一路平坦,不可能不摔跤。正如老人常言道:没经过摔倒的孩子长不大。人生之路也一样,所以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坎坷,但有的人小时候走得太顺,突然一遇到这样的情况,就会受不了,感觉天塌下来一样,难以振作。

  而自古以来,凡是有所成就的人,都是从小受过磨难,被社会和生活摔打过多次的人,如孔子、苏秦、刘邦、朱元璋等等。

  经得起摔打,才能担得起大事。这里的摔打,就是指失败、打击,包括别人的冷言嘲讽。因为只有经得起摔打,才有顽强的抗挫力,这是决定一个人真正能做大事的品质。

  现在的父母往往太过于宠爱孩子了,什么事都包办,什么问题都替孩子处理,就如老母鸡护小鸡崽一样,但是这样的小鸡崽又如何面对风雨和危险?父母这样做,表面是爱孩子,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身适应和磨砺的机会,扼杀了孩子锻炼和成长的能力。

  那么,如何培养孩子经得起摔打的能力呢?

  一是从小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。如起床、吃饭、穿衣、整理小房间等,在教过几遍后就让孩子自己去做,哪怕开始做不好,搞得脏兮兮,但要相信不管第一次多么糟糕,孩子一定会一次比一次好,失败是成功之母嘛。

  二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有一定的认知和动手能力,就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,可以从小事开始。如收拾卫生,洗衣服,做饭,第一次去买盐,邀请同学来家做客,规划出外旅行路线等,做的时候不要去干扰,哪怕有出错,之后在和孩子一起总结交流。

  三是在给孩子安排什么事情或者一起玩什么游戏时故意设置点障碍,增加难度,这样有意识地增加孩子面对困难的坚韧,磨砺孩子的耐心。四是让孩子正确对待学习。学习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又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,所以不要想一蹴而就,也不要想一帆风顺,总会遇到各种拦路虎,需要不断地钻研。知识是无止境的,学习是不间断的提升和挑战。

  只有经得起摔打,才能从容面对各种困境和问题,不会一蹶不振,而是愈挫愈勇,勇往直前,也只有这样的人,才能拥抱最后的成功。

大家都在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