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十月,5亿美元的新融资让威马汽车重新回到纯电赛道C位,成为过去一年里获得美元投资额最高的造车新势力。
据威马官方介绍,此次融资包括两个部分,先是D1轮融资由电讯盈科及信德集团领投,广发信德旗下美元投资机构等参投,融资金额超过3亿美元;随后,公司将与其他国际知名美元投资机构签署D2轮融资协议。
加速到来的融资让资本市场重燃对威马汽车科创板IPO的想象。资料显示,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,截止此轮融资结束,除授信外,已完成11轮融资。根据公开信息,威马汽车此前融资总额已超过300亿元人民币,加上此轮即将完成的新一轮约5亿美元融资,威马汽车累计融资金额或将达到350亿元人民币左右。
有声音称,D1、2轮融资或成为威马冲刺科创板最后一搏,外加今年的芯片荒和双控限电,给这家新能源公司的IPO之旅再加一层不确定因素,威马急于在融资和交付成绩中寻找突破。
据威马汽车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,9月威马总计交付5,005台新车,同比增长137.5%;今年1-9月,威马汽车累计销量为29,043台,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销量总和:22,495台。成立至今总交付量达7万。不难看出,威马的交付速度即将进入快车道,受到资本关注也是预料之内。
当然,威马此轮交付增长并非偶然,事实上,从几家同行的数据对照来看,15~25万元的纯电车型正有集体放量之势,而这一价格区间,正是多数消费者的关注点。
以蔚来、小鹏和威马近两年Q3销量数据进行对比,如销量分析所示:三家车企均呈现翻倍式增长,不过从增幅来看,聚焦15-25万元主流市场的小鹏和威马汽车分别同比增长199%和115.8%,作为40万元以上市场的“独占者”蔚来汽车,该季度增长为100.2%,相比其他几家的成绩略显收敛,似乎有给主流市场让道的趋势。
前不久,威马汽车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沈晖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将从“哑铃型”向“纺锤型”加速优化,预计到2030年,15万元-25万元价格区间的电动车型将占据约60%的市场份额,渗透率将从3%增长至40%。
而以智能化为卖点,威马汽车在同价位的智能电动车中更有发言权。
“真正的「智能汽车」应不止于智能硬件与车辆的单独互联,硬件与硬件之间也需要相互沟通和共同协作,允许用户定义不同场景下,车辆如何提供针对性服务。”沈晖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,而就在几个月后,威马通过OTA升级,兑现了这一想法。
今年9月,用户将威马W6通过OTA升级到living mate 3.3版本,即可成为是中国首款可实现特定场景无人驾驶的车型,并可以基于云端搭载的“无人自主泊车系统”功能,实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控制、在车外完成泊车的“神操作”。
而且,W6整车采用了全新电子电气架构,搭载了7纳米制程的车规级高通8155芯片,车机互动几乎和智能手机一样流畅。
月交付突破5000台之后,威马将何去何从,能否维持当前的好成绩?从其他几家新势力发展来看,月销5000台似乎是个分水岭。
据统计,从月销1000-5000辆,小鹏历经了21个月,蔚来用了22个月;而后从月销5000-10000辆,前者仅用了9个月,而后者也缩短到了11个月。产品和定位不输前两者的威马,势必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走上快车道。
为此,威马已经做足了准备。
今年7月,威马宣布采用「双LOGO」战略,双线布局「出行用户」、「个人用户」市场,更垂直的划分让威马汽车拥有不可忽视的产品运维能力。其中,属于个人市场的威马首台轿车M7备受关注。据悉M7将在智能化方面更进一步,搭载3个激光雷达,超过小鹏P5(两颗)和蔚来ET7(1颗),同时计算能力超过1000TOPS,几乎拥有L4、L5级别自动驾驶的潜力。
同时,据笔者线下了解,搭载HAVP(自主学习泊车)、PAVP(高精地图泊车)以及智能座舱的W6也正在成为到店试车的买家重点关注。
毫无疑问,对智能化的执著,让我们看到了威马此前定下的10万台“小目标”绝非空中楼阁,而是在脚踏实地的为用户带来惊喜,创造更安全、舒心的出行体验。
威马,加电。